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,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手段,对于社区治理的优化与基层矛盾的有效化解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拉萨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通过心理服务治理“三乱”,深化平安建设,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居民的归属感。
强力治“已乱”。将心理服务全面融入社会风险管理,通过网格、社区、公安、医院、学校、市长热线、信访接处等各种渠道,收集建立高危人群心理数据库,心理干预提前介入,扎实做好平安建设危机防范。近期,针对辖区两名中学女生因患抑郁症问题,街道启动危机干预、亲情感化、助人自助、社会支持的“四位一体”心理服务机制,先后开展到家走访10批20人次、远程疏导10次、心理测评4次、联系老师同学8次,使其逐步回归正常生活。
化结解“心乱”。街道积极组织社区(村)两委、网格员、社区志愿者等力量,深入开展家庭矛盾大走访、大排查、大化解活动,以“拉家常”心理疏导为第一手段,积极介入调处突出矛盾纠纷。特殊情况分门别类,邀请到心理咨询师、律师等专业力量专人专案跟进,通过倾听溯源、搭台交心、解决问题、情感催化的形式递进疏导。
源头防“未乱”。把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源头工程,大力开展幼年、少年、成年、老年“全生命周期”社会心理服务,先后开展心理疏导18批次23人次,对150名青春期女生开展心理健康团辅,对42名家长开展亲子沟通心理团辅,对30余名街道工作人员开展母亲节育儿焦虑心理团辅,对33名女性工作者开展“三八节”巾帼建功心理团辅,对辖区26名矫正对象开展社会心理团辅和测评工作,累计开展心理服务覆盖超500余人次。
责任编辑:洛桑坚才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新闻